孔学堂贵州民间手工艺课程体验香囊制作技艺
摘要:北京时间20191203关于【孔学堂贵州民间手工艺课程体验香囊制作技艺】的具体情况和说明,让www.maotf.cn新闻频道的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
手制香囊,细品旧时暗香。10月26日,孔学堂贵州民间手工艺系列课程第四期开讲。本次课程主题为毛南族香囊制作手工体验,参与课程的50余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体验贵州毛南族香囊制作技艺,感受“香”味十足的手工制作魅力。
家长与孩子共同缝制香囊
香囊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与社会习俗。贵州毛南族喜爱种植香茅草、马鞭草等中草药,将这些中草药与艾草,菖蒲等多味草药装入妇女织绣的布袋,制作成香囊悬挂家中或给孩子佩戴,都是毛南族传承已久的民族风俗。
研学体验课程现场,天红智慧手工培训的老师刘芷杙通过讲解,结合各种类别香囊的展示,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国香囊文化的起源及毛南族香囊的功用和制作技艺,让参加活动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毛南族香囊的传承发展。随后,刘芷杙老师详细地介绍了香囊制作的基本步骤和制作方法。
缝制香囊
“缝制香囊,一针一线都是讲究,缝制过程中要注意布边与图案之间空隙。”活动现场的学生与家长们在老师的细心辅导下,穿针引线,认真缝制香囊,十分专注。
固定布块,缝制边缘,填充棉花及药包……孩子们利用针线,剪刀等工具,一阵一线用心缝制。香囊渐渐开始有了形状,填充香包,加入棉花,缝制挂绳,一个个精致可爱的香囊从孩子们的手中显现。
与自己缝制的香囊合照
据了解,孔学堂贵州民间手工艺系列课程是孔学堂“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面向广大青少年儿童推出的系列研学课程之一,旨在弘扬多彩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贵州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强化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该课程将在2019年举办10期,课程为公益性,不收取任何费用,广大家长及青少年可报名参与。
2018年10月11日,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孔学堂面向全国中小学及社会团体开展了“人文的一天”游赏研学活动、“我们的节日”体验活动、王阳明话剧《此心光明》学生专场演出、“新六艺”实践课程等。2019年以来,已有近90所学校及社会团体,2万余师生参与到孔学堂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教育系列活动中。
记者/李桢 实习生/罗金惠
编辑/田钰琳
编审/张超